学人说|妻子的人设:隐藏事业心能提升婚姻市场竞争力吗?
撰文:贺光烨
责编:曾迪洋
2016年中国经济学年会,香港中文大学经济学系张俊森教授曾就收入高低对两性在婚姻市场的竞争力发表了演讲。张教授表示, 即便在女性相对稀缺的今天,中国的高收入女性仍旧没有显现出优势,她们在婚姻市场上反而愈发不利。
对于这一现象的解释有二。
第一是“参照依赖偏好”。简单而言,参照依赖偏好反映了两性在寻找配偶时的不对称偏好。男性通常倾向选择年轻貌美、温柔贤淑,但教育、收入均比自己低的女性;而女性在寻找配偶时更希望找成熟稳重、事业有成,且比自己的学历、收入高的男性。对于高收入女性,她们的择偶偏好仍旧如此。当这部分女性收入越高,所能够找到的比她们收入更高的男性则越发稀少,这大大降低了找到理想配偶的可能性。
第二点可以从性别意识角度来讲。社会对男性和女性通常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古往今来,一个符合传统性别文化的女性通常会将自己置于男性的保护和照顾之下,在生活上处于附属的“他者”地位,在思想上则被要求放弃自我。而高收入女性,不仅意味着潜在更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同时意味着她们相对更有主见,更有自我意识,事业上更追求上进。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对男性权力中心的挑战,从而令她们在婚姻市场上不被看好。
为了收获爱情,单身女性有没有可能会部分隐藏某些不利于其婚姻市场竞争力的特质呢?
基于一个美国精英大学MBA项目实验,来自芝加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三位学者通过问卷调查和田野实验验证了这一现象的存在。作者把单身女性在潜在的伴侣面前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更符合男性眼中妻子的形象的行为,称之为“模仿妻子” (Acting Wife)。
1
事业还是爱情?
单身女性的权衡取舍
由于职场发展和婚姻生活对女性有着不同的要求,单身女性在工作中往往会面临着两难的选择:一方面,她们追求职业上的成功;另一方面,她们渴望得到爱情。然而职业发展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使得她们无暇谈情说爱。而更重要的是,如果在工作中表现出野心勃勃,因违背了其作为“养育者”的性别角色期待,单身女性可能在婚姻市场上渐渐失去吸引力。 这时,单身女性有可能会隐藏自己的职场野心,模仿男性心目中的女性形象,来获得潜在对象的好感。该现象和以往种族研究所提出的“模仿白人”现象类似,尤指少数族裔往往会刻意避免“模仿白人 (Acting White)”来保持和他们同族裔群体的一致 (Austen-Smith and Fryer 2005; Fryer and Torelli 2010)。
2
问卷调查证据
文章的研究对象是某美国精英大学MBA项目的学生。研究首先对刚刚进入MBA项目的一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其中,有64%的单身女性表示在进入MBA项目之前的工作经历中,由于担心表现得太过有进取心,会刻意避免要求升职。对于已婚或者恋爱中的女性,该比例相对较低,只有39%。而男性的比例更低,只有27%。
同时,52%的单身女性表示,她们会选择避免在会议中主动发言,已婚或恋爱中的女性,该比例为33%,而男性为28%。
总体而言,由于担心表现得事业心过重,有大致四分之三的单身女性会避免表现出那些可能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的能力和行为。
为了排除单身女生与已婚或恋爱中的女性之间的差异行为与学习能力等有关的可能性,研究者进一步比较了她们读研期间的成绩。有趣的是,当比较了单身和非单身女性的学习成绩之后,研究者发现不论单身与否,这些女性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和课程作业中的表现均没有差别,但却在课程参与分数上存在差异。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在所有这些分数中,只有课程参与分数是公开的,也就是说,只有课程参与分数是可以被别人看到的。可见,单身女性确实存在隐藏自己事业心的可能性。
3
实验证据
紧接着,作者进行了两个田野实验来检验单身女性是否会通过改变行为来让自己表现得不那么有事业心。第一个实验的过程大致为:在MBA项目开始的第一天,学生填写了一份关于职业期望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对工作领域和地理位置的偏好,以及与显示自己事业心有关的问题,例如工资水平、工作时间还有休假时间。同时学生也填写了她们对自身领导力和事业雄心的评价。这次调查和学生的实习岗位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学生表现出不愿意长时间工作,那么就不会被分配到投资银行这类高强度高压力的地方实习。
这里的实验设计主要是采用了两个问卷版本,两个版本都说明了学生的回答会被职业指导老师看到。不同之处在于,其中一个版本说明了学生的选择也会被用作职业课程的范例供大家讨论,另一个则不会。那么,前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做是公开的,而后者是匿名的。参与实验的学生会随机回答任意一个问卷版本。实验结果显示,在匿名版本里,单身与否并不会对她们的回答造成显著影响。而当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回答可能被其他同学看到时,单身女性则更可能让自己表现得事业心不那么重,比如,她们会表现得对工资的要求更低,更偏向短时间的商务出行,也更希望工作较短且灵活。与此同时,单身女性对自己的领导能力和事业心的评价也相对更低。
需提及的是,尽管文章显示了单身女性确实可能在同学面前隐藏自己的事业心,但是还存在一种可能的解释,即单身女性在公开场合可能比较谦逊。为了检验这一可能性,作者在实验中对学生自评写作能力进行考量。选择写作能力评分的原因在于,一方面,写作能力是劳动力市场上工作能力的重要体现之一;而另一方面,不论公开与否,其都不会影响女性在婚姻市场的竞争力。如果填写两个版本问卷的单身女性自评能力没有差异,那么则可以给予观点—“女性在公开场合比较谦虚”一个合理的反驳。研究结果显示,单身女性在两个版本的调查中对自己写作能力的评价没有差异,也即上述结果并不是因为单身女性在公开场合的谦虚所导致的。令人惊讶的是,对于匿名版本,除了工资待遇期待较低,女性和男性在商务出行、工作时间、事业雄心和领导能力的回答均很相似。至此,可以得出结论,职业偏好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单身女性在公开版本里隐藏自己真实的选择所致。
第二个实验进一步考虑了参与讨论的学生性别组成。在职业课堂上,研究者让学生在三个可能的工作中做选择。一些单身女性被随机分配到全部为女性的讨论小组,而剩余的被分配到全部是男性的小组。讨论的主要内容仍旧与个人对工作的要求和偏好有关。结果发现,在全部为女性的讨论小组,单身女性更偏好高工资高负荷的工作;而在全部为男性的小组,单身女性更偏向于低工资低负荷的工作。且小组中单身男性越多,单身女性偏好低工资低负荷工作的可能性越高。
结语
性别不平等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之一,其关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公平公正的直接体现。与以往研究不同,上述研究立足于婚姻市场,尽管它没有直接将关注点放到女性个体层面的特征如何影响自己的职业选择上,却将该问题放置于“社会准则”这种经由不同性别表现形式而外现的建构之下进行讨论。
朱迪斯 · 巴特勒在《身体之重》一书中曾写道,“如果‘话语’要产生一系列物质后果,它本身必须被理解为‘后果’藉以成为权力载体的错综复杂、相互交错的链条”。而就该研究而言,单身女性在公开场合的行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个体在性别文化与社会情境交错下所产生的普遍身份认同。在这里,研究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女性是主动还是被动地选择自己的职业偏好,而是这种选择仍然无法逃离根植于内心的男女性别期待。看似是女性主动隐藏了自己的事业心来获得婚姻匹配上的竞争优势,背后隐含的仍然是单身女性受到了男性主导观念的约束而做出的应对行为。
参考文献:
朱迪斯·巴特勒(著), 李钧鹏(译). 2011. 身体之重[M]. 上海三联书店.
Austen-Smith, David, and Roland G. Fryer. 2005.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Acting Whit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120 (2): 551–83.
Bursztyn, Leonardo, Thomas Fujiwara and Anabda Pallais. 2017. “‘Acting Wife’: Marriage Market Incentives and Labor Market Investme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7(11), 3288-3319.
Fryer, Roland G., and Paul Torelli. 2010.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Acting Whit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94 (5–6): 380–96.
贺光烨
南京大学
社会学院
助理研究员
- 更多相关文章 -
(点击上方图片跳转链接)
权威、严谨、客观
我们带你体验不一样的
情感婚姻生活
▼ 如需获取本文授权转载,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